【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丁倩)5月22日,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新格局 新发展 新金融”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政、商、学界的全球嘉宾围绕世界与中国、市场与监管、学术与实践三大层面问题,探讨情影响之下世界及中国经济金融的当下和未来。
作为论坛重磅环节之一,《2021上半年系统性金融风险报告》现场发布,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周皓进行相关解读。
周皓认为,从宏观来看,中国2021年上半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没有触及重要的风险警戒线。从微观层面来看,有多个风险点开始显现出来,其中包括产业债务的违约;政府融资平台“大而不倒”,能否打破刚兑的形势;新冠肺炎情之后,银行业可能出现不良贷款滞后;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业态形式出现。
但总体而言,周皓认为,宏观的风险指数很低,呈下降趋势,原因之一便是宏观经济表现比较好。在消费和投资都恢复不是很强劲的情况下,出口和房地产投资这两个轮子现在是支持宏观经济稳定复苏的支柱。
风险低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周皓认为,分行业来看,银行业依然占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比例的绝大多数,约90%以下,这和中国银行业作为间接融资一直占80%以上的社会融资总额的情况相吻合。
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四类对比来看,农商行和国有银行风险覆盖率较大。这是因为,国有银行应政策要求大力支持受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农商行更是直接对应情之后餐饮业、服务业中的个人、个体企业等遭受的损失,所以这两类银行损失覆盖比率较高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从利润率来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表现较好。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作者/来源:大河财立方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新金融世界》 网址: http://www.xjrsjzz.cn/zonghexinwen/2021/052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