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抢先看!下一代供应链金融模式

来源:新金融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理论与商业模式创新实践非常频繁,涉及不同的行业、众多类型的参与主体、进出口业务、大型平台等,其中金融科技对供应链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和支持力度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理论与商业模式创新实践非常频繁,涉及不同的行业、众多类型的参与主体、进出口业务、大型平台等,其中金融科技对供应链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金融服务始终是以严控风险为底线的,在缺少优质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质押物残值不能覆盖风险敞口等情况下,能“穿透”现实的迷雾、获得真实信用的金融科技,是供应链金融持续创新的技术支撑。

区块链架构下的资产交易服务,相对传统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适用于不安全环境下的交易环境。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和资产证券化等都因此获得颠覆式的改进。与传统架构相比,信用审查直接调取区块链中的信用信息,简化征信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时效性;对于交易过程的持续性跟踪与取证,可有效降低道德风险,实现对交易真实性的全过程控制。区块链架构下的金融效应对于实体经济,具有降本增效的重要意义。

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很快会引入到供应链金融的业务处理中,替代简单重复的人工处理,可为在线的海量交易实现快速智能决策,提供可行方案。底层规则与交易秩序的改进,使得“供应链金融5.0”新模式将成为下一代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这是以区块链为骨干构架、以计算信用为方法、采用人工智能处理的新一代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也是供应链金融从线下模式1.0、线上模式2.0、平台模式3.0、智慧化4.0,再到区块链技术主导信用创新的5.0模式。

“区块链+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5.0模式,基于区块链架构构建虚拟世界的可信证据系统,将具有“计算信用、无损传递、双工交互、人工智能”等显著特点。在这个架构下,融资便利性与交易成本将比现有模式前进一大步。

供应链金融5.0模式的内涵解释如下。

(1)计算信用

在传统信用技术中,对主体信用、交易真实性及债项信用的计算,依赖于业务单据和体现经营绩效的各类报表,也依赖于线下有经验的业务人员对被考察对象的主观判断,甚至需要持续积累的多个历史经营周期业务数据的支持。计算信用则是在虚拟环境中依赖机器对交易行为的特征量结合业务逻辑进行计算,进而判断交易行为的真实性、可信度及风险度量。计算信用依赖于交易行为的实时存证,可有效避免人为的道德风险。计算信用在虚拟环境中,以“可信的机器”来代替现实世界中的人工计算。

计算信用则是在虚拟环境中依赖机器对交易行为的特征量结合业务逻辑进行计算,进而判断交易行为的真实性、可信度及风险度量。计算信用依赖于交易行为的实时存证,可有效避免人为的道德风险。

计算信用在虚拟环境中,以“可信的机器”来代替现实世界中的人工计算。计算信用能准确反映交易的真实性,计算方法是大数据、商业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结合。

(2)无损传递

面对不安全环境下的交易对手,多数人采用的对策(选择)是不相信交易对手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使得每一步的交易操作和后来的交易参与者,都需要重新进行信用验算,导致交易成本大增。

区块链技术本身并不直接产生信用,但进入到区块链架构下的信用信息将以“无损”模式传递给当前交易参与者及后来的交易参与者。区块链架构下信用的无损传递,交易对手对历史信用的直接认可能够大幅度降低信用成本。

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中包括了信用链,信用链的特点就是信用的无损传递。在供应链金融中,区块链技术建立的信用链,使得信用溯源变得较为容易,资金端的管理人员可以穿透严密的业务逻辑,直接获得从底层开始的信用信息,省去了大量的重复验证过程。

(3)双工交互

具有“复杂性”的供应链金融系统,由于不能从个体行为来推测系统的整体表现,所以系统控制必然要采用真实系统(线下)与虚拟系统(线上)构建的“双工系统、交互执行”模式。

在复杂性视角下,虚拟系统无法从统计个体行为中计算系统的整体表现,静态条件下的统计概况,其置信水平相当低,使得预测或计算结果与真实系统的运行结果存在巨大差别。对此,将虚拟系统的模拟计算结果传送给真实系统的主体来指导执行,并获得真实系统的执行结果,而这个真实系统的执行结果再用于修正虚拟系统的运行参数,使得真实系统与虚拟系统始终处于相互模拟、不断同步的平行状态。

文章来源:《新金融世界》 网址: http://www.xjrsjzz.cn/zonghexinwen/2021/0407/696.html

上一篇:热门程度不输金融的英国传媒专业如何跨专业申
下一篇:营销团伙专坑老年人 养老金融骗局“野蛮生长”

新金融世界投稿 | 新金融世界编辑部| 新金融世界版面费 | 新金融世界论文发表 | 新金融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金融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