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研究方法类课程的目标
金融研究方法类课程旨在为学术型研究生提供与课程教学研究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培训,为有志于从事教育科研的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研究机会,帮助学习者详细了解课程研究领域的概况,选择并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扩展其在所选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者对金融研究的热情。金融研究方法课程中对研究方法理论的学习及其操作技能的掌握等这些举措对学习者有序开展金融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同时满足学生对金融研究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方面的需求,加深了对自身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认知,最终提升学术型硕士对金融问题的研究能力。
二、金融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实施
(一)案例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也在日新月异且瞬息万变,在其中涌现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案例如万科宝能之争、虚拟货币的崛起以及房价上涨等。案例教学的载体是金融市场上的案例,而案例背后的核心逻辑以及相关知识才是教学的内容。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引导研究生们在具体的案例中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归纳总结,从而增强了研究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团队讨论与总结报告
不同于本科生的课程教学,重在知识层面的传递,金融研究方法往往具有多面性与复杂性,因此团队讨论与总结报告应被纳入金融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实施中来。基于课程的核心理论与案例教育,研究生们按照小组进行报告总结,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在课后完成一篇相对完整的报告。
(三)实践教学
根据课程教学理论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内容需要的实践程度的不同,教学者予以分配相应的实践比重。金融研究方法中的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行业专家开展讲座、学生观摩业务以及课堂实验等方式进行。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相对于传统考核方式来说更加侧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注重过程的考核、实践成果的考核、实践完成程度的考核等。通过课堂实验如风险偏好测评实验使研究生们进一步掌握专业金融理论、深化对经济金融知识的理解。
三、金融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存在挑战
(一)考核方式
金融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考核结果趋向综合性考评,具体来看,对于学生的课程考核主要由以下五方面构成:课堂出勤、课堂讨论、平时作业、课程报告以及文献综述。其中课堂出勤和课堂讨论各占10%、平时作业占20%、课程报告占30%、文献综述占30%。
(二)存在挑战
部分硕士研究生对科研的热情和动力有待提高。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对自主学习要求更高,学习主观能动性要求更强。但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不知道怎样去学习,对金融领域的热点、焦点和创新点更不感兴趣。实际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导致部分研究生对研究缺乏热情和动力。
四、金融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启示
(一)研究生科研技能的提升
金融研究方法类的课程注重学生科研技能的提升。金融研究方法类的课程注重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技能,培养金融类研究生能高效地使用工具搜集数据、高效地阅读文献以及合理地撰写综述,为硕士研究生
后续的研究与深造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金融研究方法类的课程注重学生合作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技能与知识的掌握是科研的基础,而拥有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才是创新能力的基础。金融研究方法类的课程涉及团队讨论、小组合作以及总体报告,从而更好地引导了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意识。
(三)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金融研究方法类的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科研技能与创新能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而不断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则是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实现成果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们参与实践,从而更好地提高了研究生们的实践能力。
[1]Yuanjian Qin,A probe into the LPC teaching method of graduate course teaching,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05(8):31-33.
[2]丛瑞雪.基于vague集的金融院校高数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1):96-98.
[3]黄寒冰,亓鸣,韩君.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研究生教育和谐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5):231-232.
文章来源:《新金融世界》 网址: http://www.xjrsjzz.cn/qikandaodu/2021/0722/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