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金朝阳杯”全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装配技能竞赛决赛(以下简称“决赛”)即将拉开大幕。究竟哪家企业能培养出最强的装配技能人才,拔得头筹?选手中谁能力压群雄获得冠军殊荣?2015年11月13日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技能竞赛决赛,行业内技术领域唯一的官方竞赛即将揭开最后的谜底!
2015年是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特殊时期,行业高速增长的势头反转,业内各种悲观论调漫天,工厂内部管理压力、市场压力等压得企业不堪重负。马中超理事长在采访中曾说过:“自行车高速增长的时代结束,已经回归到了常态。”在这个行业发展转型的拐点上,各个企业应该在中国自行车协会及行业领
导的引导下,积极加强对质量的掌控、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对大数据的掌控。提升人员技能,提升企业“内功”,才是常态化发展新时期企业的发展道路。技能竞赛无疑是行业转型提升的一大推手。
通过竞赛,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通过大赛的推动,很多企业都有所改变。有些企业调整了激励机制,使企业内部技术人才流出现象大大降低;有些企业更是将技能竞赛作为企业内部的常规培训项目,通过技能竞赛调动员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鼓励竞赛成绩优异的员工对现有的生产工艺、生产工具、作业方法等技术进行改善改革,为企业在“新常态”下发展成长做出突出贡献。
通过竞赛,选手成就个人理想
很多曾经的参赛选手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据了解,2014年电动车组冠军韩祥,在竞赛获奖后得到了公司高层的高度重视,公司将他作为重要的后备技术力量进行培养,从生产车间调职技术部进行学习和工作,未来将会向企业技术研发方向培养。还有一些选手则自己当起了老板,比如2014年自行车组亚军杨鑫,利用全国亚军的奖项作为“金字招牌”,自己开了车店,当了老板。还有很多参赛选手参加竞赛后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享受到地方户籍政策,成功落户城市,这对于未来他们子女上学、购房、享受养老政策等都将十分有利。
行业在发展,竞赛也在成长
为了更好地做到评分公正,大赛组委会决定今年决赛评分改为流水线式作业,即每名裁判员仅能检查、评价其中一个或几个项目,不能全面判定一名选手成绩,这就保证了评价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同时,为了避免误判、漏判,本届竞赛增设电子追溯系统,可对选手的操作过程进行回放确认,尽量避免比赛误判或作弊行为。
诸多提升只为能给技术工人打造一个更好的展示舞台,通过竞赛不仅要不拘一格选人才,还要使“技能成就未来,技能成就人生精彩”在企业和社会中成为一种共识、一种责任、一种行动。
文章来源:《新金融世界》 网址: http://www.xjrsjzz.cn/qikandaodu/2021/0312/607.html